上周五(9月20日)央行公布的LPR报价数据显示,9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分别保持在3.35%、3.85%不变。在美联储两天前以50个基点开启降息周期之后股票要什么条件,市场对LPR报价下调有一定的预期。
侯景之乱
萧衍晚年笃信佛教,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建造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同泰寺。他还三次舍身出家,每次都是大臣花巨资把他赎回。
萧衍醉心佛教,浪费了大量的钱财,贻误了国家军机要务,加剧了社会矛盾。到了晚年,又自以为是,一意孤行,终于酿成了“侯景之乱”。
侯景是东魏高欢手下的将领,善谋略,深得高欢器重。在东魏历任尚书左仆射、吏部尚书、司空、司徒、河南道大行台,领兵十万,控制着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。
太清元年(547)正月,高欢病死。其子高澄担心侯景势大难制,想将侯景调回,夺其兵权。
侯景想到自己与高澄素有隔阂,心里非常不安,于是在河南叛变,以十三州之地投降西魏。
西魏丞相宇文泰对侯景投降的态度非常谨慎,表面上任侯景为太傅、河南道行台等高官,暗地却很戒备,派大军接收侯景所辖州县,并召侯景入长安,想趁机夺其兵权。
侯景见投降西魏无侯景利可图,又改变主意,派人到江南向萧衍上表,请降梁朝。
萧衍接到侯景上表,立即召集群臣商议。尚书仆射谢举等人都说:
“近年来,我们与魏友好往来,边境地区一直平安无事,现在若收留叛逆之臣,恐怕不太合适。”
萧衍不同意谢举的意见,他认为:“如果得到侯景,塞北就可以到手,这是难得的机会,应该变通些才是。”
萧衍下诏授侯景为大将军,封河南王,都督河南北诸军事,并派司州刺史羊鸦仁等率兵三万向悬瓠(今河南汝南)方向靠近,接应侯景。
平西咨议参军周弘正知道侯景内心奸诈,反复无常,见萧衍不听劝阻,不禁叹道:“乱事就在眼前了!”
一些大臣对萧衍收留侯景的做法十分不满。光禄大夫萧介上表劝谏说
:“我听说您收留了侯景。为了梁朝的大业,我要告诉您,恶人的秉性是不会改变的,天下的恶人都一样。为什么呢?因为狼子野心,最终也难于驯服。饲养老虎,一定会出现被饥饿的老虎吃掉的祸患。侯景凭借他的凶狠与狡猾,受到高欢的豢养和保护,身居高位。
然而,高欢死后坟土未干,他就背叛了高氏,后又逃到关西,宇文泰没收留他,所以才投靠了我们。我认为侯景肯定不会为梁朝效力。他抛弃国家就像脱掉鞋一样轻率,背弃国君、亲人像丢掉草芥一样容易,您怎么会认为他是纯正的臣子呢?
”
萧衍虽然很赞赏萧介的一片忠心,却没有听进他的忠告。
东魏打败了侯景之后,多次给萧衍写信,请求和好,后来又通过被拘于魏的萧渊明写信提出
:“如果梁与魏恢复友好关系,高澄会允许我回到梁朝。”
萧衍思念侄子,看了萧渊明的信难过得掉下了眼泪。便与大臣们共同商议此事。
右卫将军朱异、御史中丞张绾等人说:“静寇息民、与魏和好实属上策。”
只有司农卿傅岐认为
:“高澄为什么要和我们讲和?这一定是他的离间计,是想使侯景产生猜疑,他一定会发动叛乱。如果您答应与东魏友好往来,就会中了他的奸计。”
朱异等人支持与东魏友好,梁武帝同意了朱异的意见。
侯景得知萧衍欲与东魏和好,极力反对。他给萧衍写信说:
“我与高氏之间的嫌隙和仇恨已经很深,我仰仗您的威灵期待着报仇雪恨,现在您又与高澄友好,让我何处安身呢?我请求再次与高澄交战,来显示梁朝的皇威!”
萧衍回信拒绝了侯景的要求。
侯景再次写信,要求出兵收复北方,萧衍仍未答应,坚持与东魏和好。
侯景的要求没有实现,又气又恼,开始憎恨萧衍。他说
:“我早就知道吴老公是个薄心肠的家伙!”
行台左丞王伟趁机鼓动侯景谋反,说:“现在,坐等是死,举大事也是死,请您早做决定!”这时,侯景又听说萧衍已派徐陵等人出使东魏,反叛的念头更加强烈了。
促使侯景反叛的还有一事。侯景曾上书萧衍,要求娶王家或谢家的女子为妻,萧衍说:“王、谢门第高贵,你与他们不相配,可与朱、张以下的家族寻访聘娶。”
对此,侯景更加愤恨,他说:“将来我一定把吴地的女儿配给奴隶!”
从此,侯景在寿春大量征召男子为士兵,将女人分配为军妻,修整器械,准备起兵。
在寿春的太子舍人元贞知道侯景有叛逆之心,多次向萧衍要求回朝廷。
萧衍不以为然,对他说:
“黄河以北的事虽然没有成功,何必担心失掉江南呢?你要再忍耐一下!”
元贞还是害怕,逃回建康,把侯景的事告诉了萧衍。萧衍任命元贞为始兴内史,却没有把侯景的事放在心上。·
萧衍的侄子临贺王萧正德贪婪残暴,无法无天,萧衍很厌恶他。
萧正德私下豢养敢死之士,积存粮食货物,希望国家动乱,以求一逞。侯景知道了这一情况,便派人前去联络,表示愿意拥护萧正德称帝。萧正德欣然同意做内应,侯景加紧准备,起兵叛梁。
合州刺史鄱阳王萧范将侯景欲谋反的情况报告了萧衍。
当时萧衍把边防之事交给朱异负责,大小事都找朱异商议。他问朱异:“侯景谋反,有无此事?”朱异说:“侯景军队已经溃散,余部不足一千,怎么会造反呢?”
萧衍让人转告萧范说:
“侯景因孤单危难而投靠我,如同婴儿希望得到哺乳,他怎么能够谋反?”
萧范再次上书陈述说:“如不早将侯景除掉,灾难将会降临到百姓身上!”并表示愿亲率军队讨伐侯景。
萧衍还是无动于衷,不耐烦地说:“这种事朝廷自有安排,你没必要操心!”
朱异也对萧范的使者说:“鄱阳王难道不许朝廷有一个客人吗?”
从此,萧范再上书,均被朱异扣押不报。
侯景想联合司州刺史羊鸦仁一起反叛朝廷。
羊鸦仁大怒,将侯景派来的信使抓捕并押送建康。朱异很不高兴,阴沉着脸说:“侯景只有八百叛虏,能有什么作为?何必大惊小怪?”
不久,命令将侯景使者释放。侯景见萧衍对他的举动不仅不加防备,还袒护包庇,便更加大胆,加快了谋反的准备。
他甚至公开上书,要求诛杀羊鸦仁,表示自己很冤枉。
对侯景这并不高明的谎言,萧衍又相信了。他让朱异告诉侯景说
:“一般百姓家中有五个或十个客人,尚能使他们满意;我身为帝王,只有你这么一个客人,还让你有怨言,这真是我的过错呀!”
于是他多次向侯景赠送彩帛和钱币。侯景得到赏赐,心里暗喜:“萧衍这个老头子的末日快到了!”
太清二年(548)八月,侯景终于起兵反叛梁朝。他声称要诛杀中领军朱异、少府卿徐辚、太子右卫率陆验、制局监周石珍。这些人都以奸诈贪婪而远近闻名,为人痛恨。其实,这不过是侯景掩人耳目而已,他的目的是要取代梁朝。
萧衍得知侯景起兵,还以为是小事一件,毫不惊慌,拈须笑道:“
侯景有何作为?我一扬鞭,就够他受的。”
萧衍以为有长江天堑,侯景是不会轻易打到建康的。
萧衍对萧正德早已与侯景相互勾结毫无所知,反而派萧正德防守长江,阻挡侯景,没想到正中萧正德下怀。
十月,侯景率军抵达长江北岸,萧正德连忙派数十艘大船将侯景军队全部接到江南。侯景不费一兵一卒便顺利地渡过长江,很快逼近建康。萧正德又暗地派人打开城门,引侯景入城,并与侯景联合,包围了台城。
台城是梁朝的宫城,也是萧衍的最后一道防线。到这时,他才意识到,是自己的一味宽容酿成了侯景谋反的大祸,现在已无退路,只有一拼到底,听天由命了。
台城防守牢固,侯景一时不能攻下。
此时,萧衍已八十六岁,城中防务由太子萧纲主持,防军在羊侃的指挥下顽强抵抗。羊侃病死后,右卫将军柳津继续率众防守。
侯景为攻下台城,想尽了办法,或用火烧,或用水淹,均未能奏效。从十月到转年三月,台城仍未被攻下,然而城中的情况却越来越恶劣了。台城初被围时,城中有男女十万余人,甲士二万余人,米四十万斛。
随着时间拖延,城中粮食断绝,战士死伤严重,能够登城作战的士兵已不足四千人了。这些人也都瘦弱不堪。城中道路上到处堆着腐烂的尸体,臭气熏天。
三月十二日黎明,侯景军队从城西北楼攻入台城。永安侯萧确奋力抵抗,未能击退敌人。他赶快回宫,告诉萧衍:“城已被攻陷了!”
萧衍病饿交加,躺在床上已不能动弹,有气无力地问道:“还可以再打一仗吗?”
萧确说:“不行了。”
萧衍见大势已去,遂轻声叹息说
:“梁朝天下,自我得之,自我失之,我还有什么悔恨呢?”
不多时,侯景派王伟来见萧衍,萧衍让侯景在太极东堂晋见。侯景来到时,随身有五百名军士护卫。侯景见到萧衍,叩头触地,不敢仰视。萧衍神色安详,问道:“你在军中时间很久了,一定很辛苦吧?”侯景汗流满面,不敢回答。
萧衍又问:
“你是哪一州人?为何到这里来,妻子儿女还在北方吗?”
侯景惶恐不知所答。其部将任约在旁边代答道:“侯景的妻子儿女全被高氏屠杀,今天仅单身投靠陛下。”
萧衍听了,觉得好笑,又问:“你刚渡江时有多少人马?”
侯景说:“不足一千人。”
萧衍再问:“包围台城时呢?”“十万。”
萧衍问:“现在共有多少人?”
侯景答:“四海之内没有不属于我的人。”
萧衍低下头去,不再说话。
侯景凭借军事力量,以主宰者自居,他派人监视萧衍,平常饮食,不让吃饱,各种要求,多不能得到满足。
萧衍忧愤成疾,体力越来越弱。五月初二,精力耗尽的萧衍躺在净居殿内,口中觉苦,想喝蜂蜜却无人给送。他虚弱地呼出两声:“荷!荷!”便死去了。享年八十六岁,谥号武帝。
萧衍死后,太子萧纲即位,是为简文帝。侯景自称相国、汉王、宇宙大将军、都督六合诸军事,把持朝政。萧正德为侯景渡江、攻下台城出力不少。
侯景在太清二年(548)十一月包围台城时,也兑现诺言,拥萧正德为帝。
萧正德自以为梁朝天下非他莫属了。但在侯景眼里,萧正德并无大用,不想真正立他为帝。
果然,攻下台城后他便矫武帝诏,任自己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、录尚书事,将萧正德废黜,任他为侍中、大司马。
萧衍一死,萧纲又名正言顺地当了皇帝。萧正德美梦破灭,非常怨恨侯景。
太清三年六月,他秘密写信给鄱阳王萧范,要他领兵入建康杀掉侯景,此信恰被侯景士兵截获,侯景遂将萧正德缢杀。
简文帝萧纲在侯景手中也不过是个傀儡,处处都要受到他的限制。两年之后,即太清五年八月,侯景便将萧纲废掉,不久又杀了萧纲,立豫章王萧栋为帝。
这时,侯景称帝的时机已日渐成熟,立萧栋为帝,不过是装装样子。他利用这个机会大肆诛杀萧氏子弟,排除他称帝的障碍。
十一月,称帝仅三个月的萧栋便被废掉,十一月十九日,侯景称帝,改年号为大始。然而,正当侯景陶醉在登基大典的礼乐声中的时候,讨伐他的各路军队已纷纷逼近建康。其中梁大将王僧辩、高要太守陈霸先都是攻打侯景的主力军。
承圣元年(552),王僧辩自江州出发,攻克芜湖,直指建康
三月,侯景战败,仅带数百骑逃跑。一路上又遭追击,所剩不过数十人。四月,他从沪渎(今上海)入海,被部下羊鲲所杀,送尸于建康。
陈霸先建陈
陈霸先,字兴国,小字法生,生于天监二年(503)。青少年时就胸怀大志,喜读兵书,长于谋略,处事果断,深为当时人所推重。
最初,陈霸先在乡中任里司,后来到建康做油库吏,不久又任新喻侯萧映传教,因忠于职守,深受萧映赏识。
后萧映任吴兴太守,指名陈霸先随他赴任。萧映对左右人
说:“此人前程远大,不可预料。”
萧映改任广州刺史时,又举荐陈霸先为中直兵参军,并让他招兵买马,部众达到千人。
太清二年(548),陈霸先因功升任西江督护、高要郡守,督七郡诸军事,威震南方,远近闻名。
侯景之乱爆发后,陈霸先准备率军北上勤王。这时,有人告诉陈霸先,广州刺史元景仲打算谋害他。陈霸先听后,即与成州刺史王怀明、行台选郎殷外臣等密议对策。
太清三年七月,陈霸先在南海起兵,讨伐元景仲
。元景仲部下惧怕,四散而逃,元景仲自知不敌,走投无路,自缢身亡。
陈霸先迎定州刺史萧勃镇守广州。
十一月,陈霸先又与始兴郡豪杰商议,准备起兵讨伐侯景,当地豪强侯安都、张偲等率千余人前来归附。
大宝元年(550)正月,陈霸先率军从始兴出发,抵达大庾岭,蔡路养率二万人驻扎南野进行抵抗。
他的妻侄萧摩诃,虽年仅十三岁,却非常英勇,单骑出战,无人敢挡。
陈霸先的部将杜僧明出阵与萧摩诃交战,萧摩诃猛刺一枪,正中杜僧明战马的眼睛,马受惊仰起,将杜僧明摔到地上。
陈霸先赶忙出战,杀败萧摩诃,救起杜僧明,并把自己的战马让给他。杜僧明要求再次出战,陈霸先为他赐酒壮行,并率兵紧随其后,终于打败蔡路养。
萧摩诃投降,陈霸先占领了南康地区。萧绎闻讯大喜,以皇帝之令授予陈霸先明威将军、交州刺史。
大宝二年七月,大将王僧辩奉命率军征讨侯景,驻兵湓城,因为缺粮,行军困难。陈霸先得知后,立即将自己所贮存的军粮五十万石分出三十万石送给王僧辩。
此时,侯景废简文帝萧纲,立萧栋为帝。陈霸先立即派人到江陵劝萧绎称帝。
萧绎虽然没有接受,但更看重陈霸先了,特授予他都督会稽、东阳、新安、临海、永嘉五郡诸军事,任东扬州刺史。
承圣元年(552)二月,陈霸先与王僧辩率大军东进,讨伐侯景。东征军连克芜湖、姑孰、蔡州,抵达建康城下。侯景登上石头城观察形势,见陈霸先阵容严整,士气旺盛,心中不禁恐慌,对左右说:
“此军上有紫气,恐怕不易抵挡。”
决定用舟船筑石,沉塞淮口。又沿淮水修筑城垒,以加强防守。
王僧辩派人向陈霸先询问计策,陈霸先说:
“若攻下石头城,必须渡河抢占北岸。诸将如果不敢出击,我愿意先去立营。”
王僧辩表示同意。
陈霸先遂率兵赶到石头城西选择有利地形修筑军营。侯景怕通往西州的道路被割断,忙带领步兵万余人,铁骑八百,结阵而进,与陈霸先对峙。
陈霸先对众将说
:“兵书上说,善用兵者,如常山之蛇,使首尾相应,困而无暇。现在我军人多,敌军人少,应分割其力量,才能以强制弱。”
于是命令诸将分别驻军,大造声势,以迷惑敌军。
侯景派骑兵袭击部将王僧志军营,王僧志抵挡不住,向后退却。陈霸先忙派部将徐度率弓弩手两千,从侧面阻击,将侯景骑兵击退。
陈霸先抓住时机与王琳、杜龛等将领指挥主力军队冲击敌营,侯景见状不妙,急忙退兵拒守。
此时,石头城守将卢辉略见侯景必败无疑,便开门出降,王僧辩占领了石头城。
陈霸先在城外与侯景几经拼杀,终于将其打败。侯景仅带着两个儿子和数百名心腹向东逃跑。
侯景之乱平定后,萧绎任命陈霸先为征北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、南徐州刺史。
十一月,萧绎在江陵称帝,派陈霸先镇守京口。
承圣三年十二月,西魏攻陷江陵,洗劫一空后又将梁元帝萧绎杀死。陈霸先与王僧辩等大臣商议,迎立年仅十三岁的晋安王萧方智为帝,是为梁敬帝。萧方智是萧绎之子。
陈霸先与王僧辩在平定侯景之乱时互相配合,关系密切。后来他们之间在如何对待萧渊明的问题上出现了矛盾。
萧渊明是梁武帝萧衍长兄萧懿的儿子,太清元年(547)八月,受命为大都督,率兵北伐东魏,由于指挥错误,兵败被俘。
八年后,当萧方智称帝不久,北齐将他送回梁朝。王僧辩又决定立萧渊明为帝,陈霸先不同意,派使者数次到建康苦苦劝阻,王僧辩不听。
陈霸先私下叹息,对他的亲信说:
“梁武帝的子孙很多,只有梁元帝萧绎能复仇雪耻,平定侯景之乱。他的儿子有什么罪,就突然废了他!我与王公僧辩同是托孤大臣,他现在改变了主意,不按次序立天子,他这是想干什么呢?”
于是,陈霸先秘密准备军械和赏赐部下的物品,欲与王僧辩争一高低。
同年九月,陈霸先召集部将侯安都、周文育、徐度和杜稜商议起兵。诸将表示同意,只有杜稜认为此事很难进行。陈
霸先生怕泄露机密,用毛巾将他勒昏,关在一间屋子里,派人看管起来。
然后,他把金帛分赐给将士,让侄子陈昙郎据守京口,当夜起兵,诸将分别率部队连夜奔向建康。
三天后,侯安都的水军已经接近石头城,陈霸先却担心侯安都等将领不能一心死战而有意放慢了进军速度。
侯安都非常气愤,他责问陈霸先说:
“今日举事已成为不可避免,在这生死关头,你在后面犹豫不进,到底是为什么?如果失败,我们都会被杀头,难道留在后头就可以逃脱吗?”
陈霸先见侯安都态度如此坚决,心中暗喜,当即下令全军急速前进。
侯安都率军到达石头城北,登岸后,攻入城内,直奔王僧辩卧室;陈霸先也从南门攻入城内。
当时王僧辩正在处理政务,士兵报告外面发生变故,王僧辩慌忙跑出,正遇到儿子王颌,和他一起冲出门外,跟随他的仅有几十名亲信,与侯安都展开激战。
不多时,陈霸先也率军赶到,王僧辩寡不敌众,退到南门楼上。
陈霸先命令将士放火烧楼,王僧辩无法逃避,只好下楼投降。当天夜里,陈霸先将王僧辩父子杀死。
萧渊明听说王僧辩被杀,自知帝位难保,便主动搬出宫廷回自己的官邸。十月,陈霸先拥萧方智即皇帝位,改年号为绍泰。陈霸先任尚书令、都督中外诸军事,兼扬、徐二州刺史。
太平元年(556)三月,北齐派仪同三司萧轨率十万军队南下,直逼建康。陈霸先则派部将黄丛阻击,齐军战败,退保芜湖。
陈霸先亲自到前线慰问各路军队。北齐虽败,但不甘心,又提出此次出兵仅是奉齐主之命召见建安公萧渊明。陈霸先答应把萧渊明送交北齐。
不料萧渊明背上生疽,不能出行,几天后死去。
齐军见萧渊明不出,又发兵再战,陈霸先命令周文育、徐度、杜稜分别统兵迎击齐军。齐军首先从秣陵渡过淮河,进兵方山,周文育败退建康,齐军紧追,抵达建康城下。陈霸先指挥将士严密防守。
五月二十九日,北齐军从方山推进倪塘,游骑已到达台城之下,情况十分紧急。陈霸先与周文育当机立断,集中兵力迎击齐军。
这时,西风骤起,飞沙走石。
陈霸先说:“军队最好不要逆风出击。”
周文育说:“军情紧急,何必遵循古法!”说罢抽出一把槊,跃身上马冲向敌营,众将士紧随其后。
不多时,风向转变,周文育奋勇拼杀,齐军溃败,死伤数百人
。与此同时,侯安都与徐嗣徽在耕坛之南展开激战。侯安都虽然仅有十余骑,但异常英勇,如入无人之境,将徐嗣徽打败。陈霸先又拨三千精兵,渡过长江到瓜州偷袭齐行台赵彦深,缴获船舰百余艘,米一万斛。
六月初一,北齐军队再次发动进攻,陈霸先一面组织军队抗击,一面派兵从江乘出发,截击北齐军队的运粮船队,将军粮缴获。
北齐军队在前线吃不到粮食,饥饿难忍,只好杀战马、驴子充饥。这时,又赶上连日暴雨,平地水深丈余,齐军日夜在泥水中,手脚都泡烂了。
而陈霸先的军队占据高地,又经常调换,士气旺盛,把握了主动权,只是因道路阻隔,粮食运输困难。
正好陈茜运来三千斛米、一千只鸭。陈霸先立即命令将大米和鸭子做熟,让将士饱餐一顿,将士们情绪振奋。
陈霸先抓住时机,决定第二天黎明向齐军发起进攻。他对部将萧摩诃说:
“早就听说你骁勇出名,然千闻不如一见。”
萧摩诃胸有成竹地说:“今天定让你见一见!”
战斗开始后,侯安都因战马受伤,摔倒在地,齐军正要上前捉拿,只听萧摩诃一声大吼,猛冲上来,把齐兵杀退,救出了侯安都。
陈霸先与部将吴明彻、沈泰等率领士兵一起冲锋,齐军抵抗不住,开始退败。侯安都又带领一支军队切断了齐军的后路,北齐军一败涂地,几千人被杀被俘,互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。
齐军逃走后,陈霸先紧追不舍,一直追到临沂。
徐嗣徽及其弟徐嗣宗被活捉,斩首示众。
此时,在江乘、摄山、钟山的梁军也相继获胜,北齐将领萧轨等四十六人被俘。
陈霸先大获全胜,威震京师。被任命为中书监、司徒、扬州刺史,晋爵为长城公,不久又进位丞相、录尚书事、镇卫大将军,封义兴郡公,把持了朝政。
太平二年(557)八月,陈霸先进位太傅,加赐黄钺,剑履上殿。
九月,陈霸先又进位相国,总领朝政,封为陈公,备九锡之礼。陈公设置百官,俨如皇帝。不久股票要什么条件,陈霸先再晋爵为王。这时,梁敬帝萧方智已形同虚设。这一年的十月初三,萧方智被迫禅位于陈霸先。陈霸先贬萧方智为江阴王,梁朝遂灭,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陈朝建立了。
王僧辩萧正德萧衍侯景陈霸先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